空间站里水资源短缺,宇航员还能洗澡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  • Home
  • 限时活动
  • 空间站里水资源短缺,宇航员还能洗澡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洗澡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都将是让人身心愉悦的事,温暖的水流不仅可以清洁身体,还能消除疲劳、舒筋活络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们是怎样洗澡的?我们都知道,太空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,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完全失重的,他们在工作时都是漂浮状态。洗澡、洗头发更是成了难题。但宇航员们在太空工作时间少则三个月,多则一两年,洗澡又非常有必要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各国家都纷纷使出奇招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各国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洗澡。

我们先看美国,科学家曾为宇航员们准备了一个,可以轻松容纳成年人的折叠大浴桶。但是这样十分不便,一方面宇航员们在洗澡时,需要提前对水进行加热,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。另一方面,太空舱处于失重状态,航天员洗完澡后残留在身上的水滴会漂浮起来。水滴一旦被吸入肺中,将会对宇航员们的生命产生威胁。因此这种方法在尝试几次后就没有再用。

后来前苏联科学家,设计出了比较人性化的洗澡间。这种洗澡间和我们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桑拿间比较相似,屋内并没有水。洗澡时需要把水加热成为水蒸气,宇航员带着护目镜和呼吸设备进入,依靠蒸汽进行清洗。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不错,然而从安装设备到把水加热,再到清洗完成拆卸设备。这样算下来,宇航员们洗一次澡至少需要5个小时。最终这种方法也因为过于繁琐被废弃了。

看到这网友们一定很好奇,中国宇航员怎么洗澡呢?是不是技术更加先进?恐怕要让网友们失望了。我国宇航员总训练师黄伟芬,曾在采访中详细解答过这个问题。黄伟芬表示,想在太空中泡澡、洗头是不可能的。其实更多时候,中国宇航员们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——用湿毛巾来对身体进行擦拭。这也是国际上,在太空通用的洗澡方式之一。宇航员们用加热过的毛巾来进行清洗。洗头时还需要提前准备浴帽戴在头上,然后将太空专用洗发液倒在头上揉搓,最后用毛巾擦干。相比起来,这种方式更加简单,在水资源非常稀缺的太空,这种方式也比较节省水。

展开全文

除此之外,现在的太空舱也都会设有淋浴房,为保护宇航员的隐私,淋浴房的门外会有门帘进行遮挡。淋浴时宇航员需要佩戴一款专门的面罩,这款面罩能有效避免洗澡时水滴漂浮。而且面罩会有通往淋浴室外的管子,这样使航天员在洗澡时,就可以呼吸到没有水汽的空气。从而避免了危险的发生。洗澡时产生的水汽,也可以经过冷凝技术转化为干净水源,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。但这种方法目前使用频率还比较低,通过热毛巾洗澡仍是我国航天员采用最多的洗澡方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