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女性认为月经不准时、经量忽多忽少甚至几个月不来只是“小毛病”,有的甚至认为不来更省事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
月经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信号灯,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情绪、压力、作息、饮食、体重变化等,如果月经总是不规律,背后可能隐藏身体健康问题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本文为大家介绍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。
什么是月经不调?
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、量或者性状出现了异常。原本应该规律的月经周期,有些会突然提前、推迟,甚至几个月都不来,还有的经期一拖就是十几天,或者量特别多、特别少,伴有血块,颜色发黑,甚至严重痛经,这些都说明身体出了问题。
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
月经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大脑、内分泌系统与生殖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,其中最核心的是下丘脑、垂体和卵巢之间的调控链条,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失去平衡,就可能打乱月经周期。然而,诱发月经不调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,而是多种原因相互影响的结果。
1. 激素波动
激素变化是引起月经改变最主要的原因,特别是青春期、产后、哺乳期或围绝经期,这些生理转变期都会伴随激素变化,造成周期变长、变短,甚至间断性停经。
2. 情绪变化
长期处于压力过大、焦虑等情绪中,或者经常熬夜、睡眠紊乱,都会影响大脑对激素的指令,进而影响排卵和月经周期。例如,有些女性在经历重大情绪变化后,常会出现月经推迟甚至暂时中断现象。
3. 疾病
有些内分泌疾病也会造成月经失调,常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。这是一种常见的排卵障碍问题,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,经量减少,甚至闭经,同时常伴有痤疮、多毛或体重异常增长。另外,子宫自身的问题也可能影响经期规律,如子宫内膜异位、子宫肌瘤或息肉,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,导致月经延长,经量增多,或伴随严重的痛经。
4. 体重变化
极端节食、快速减重会使体脂率降低,让身体自动进入“省电模式”,暂停排卵,从而引发闭经;而体重过重或肥胖常伴随胰岛素代谢异常,也会扰乱激素平衡,造成月经周期混乱。
展开全文
月经不调的应对方法
1. 调整生活方式
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极大,长期熬夜、节食减肥、吃外卖,会打乱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。建议每天保证7~8小时睡眠时间,少喝咖啡酒精,多吃富含优质蛋白、铁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。
2. 及时明确病因
一旦出现痛经、闭经、经血淋漓不尽等现象,千万不要一味忍耐或拖延,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才是对身体负责。通过基础激素检查、B超、甲状腺功能筛查,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、排卵障碍、多囊卵巢或子宫疾病等。
3. 中医调理
逍遥丸、四物汤等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疗效,但要在医生辨证前提下使用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晨阳】
【编辑:YT 】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